竹篱茅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章 大战之后是总结,晚明伟业,竹篱茅舍,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即便是普通的百姓,只要敢拼命,都可以赶跑这些土匪,更何况汉家村的村民都经过一定训练,还有比较正规的部队,虽然只有几百人,但纪律严明且敢于拼命在明末乱世也算是精兵了。
也许这是杨明值得庆幸的一点,但他不得不承认经过这一次的自卫战,更加说明了在乱世之中,枪杆子也就是军事力量的重要性了。
前些日子,他渐渐把重心转移到建设上去,而且一味注意村民自保,不知道向外扩展,以致于固步自封,忽略了村外的各种武装力量。
这一次,他们可以击败,可下一次呢,要是来一千人,来一万人,他该怎么办,仅仅靠几百人能抵挡得住吗?即便是抵挡住了又得付出多少代价?
更何况,以后面对的不仅仅是土匪还有官兵,还有三年后攻入四川且展开大屠杀的张献忠,还有野蛮的鞑子。
所以,杨明逐渐意识到扩军的重要性,但汉家村毕竟只是个村落,资源有限,养几百人尚且不足,要是养几千人乃至数万职业化战士更是天方夜谭。
而且,随着加入汉家村的村民越来越多,汉家村迟早有一天会达到人地饱和的一天。
所以,无论如何,他杨明得有向外扩展的心,没有上万的军队和足以支撑数十万乃至百万百姓生存的土地,他就休想割地自保。
杨明不愿意带着村民们做流民也不愿意带着他们做流贼,所以就决定了他必须扩张出去,建立更大的根据地。
但大多数村民们都安于现状,誓死守卫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可以,但要让他们捍卫民族尊严,打江山争霸业则未免太不现实了。
先不说如今大明并未完全民心尽失,就说如今的人们虽有夷夏之防却无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情感,特别是普通百姓,依然是朱皇帝也拜刘皇帝也拜,皇帝年年换,日子照常过。
而且,即便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官僚士绅都没有意识到三年之后,北方的满清会成为第一大患,要不然弘光时期也不会提出“联虏平寇”这样的低智商策略了。
更别说,大字不识一个的百姓们了,汉家村的村民现在也才从杨明那里知道,原来李闯王名叫李自成,是因为皇帝没再让他当驿卒才造反的。
当然,这不能怪百姓们愚昧,要怪就怪几千年来统治者的愚民思想。百姓们之所以麻木一是受教育水平有限导致眼光狭小,就像当今社会,教育普及程度提高了,你想愚也愚不了;二没有人去启迪没有人去告诉他们这些都跟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
杨明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地去引导和启迪,总会改变一些人,也许他一个穿越者不能扭转历史大局,但他想要努力,努力觉醒更多的人。
可普及教育对杨明来说是个长期而又困难的事,但他现在可以做到的是,让汉家村的村民知道自己做这些的原因是什么,自己要告诉他们自己为何这样做,让村民都意识到我杨明不是再为自己考虑而是在为大家考虑,并让大家参与进来,一起思考如何更好的生活下去。
总结大会上,杨明说了很多,他抽丝剥茧地将这股土匪的来源,他们为什么会来我们汉家村,他们为什么这么对待百姓,官兵为什么没去剿灭他们,天下还有多少土匪,还有多少比土匪还残忍的强盗,我们应该怎么做等一切都告诉给了村民们。
渐渐地,村民们大都学会了思考,也学会了主动发言,主动来台上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有的人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也许人天生就具有盲从性,有的人越发奉杨明的话为真理,杨明越是解释他们越觉得只要相信杨公子,一切都是对的,谁要是和杨公子的话不一致,那他就是错的!
这是杨明始料未及的,但现在他还没意识到这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