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了个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九章 发现的财富,不逍遥的大明王爷,晓了个麒,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远把牡蛎拿在手上,准备丢掉,只听朱厚炜两眼放光,大喊一声“别扔,你拿来我看看。”朱远只好拿着牡蛎和海带过来了。朱厚炜先把牡蛎接了过来,然后看看,确定了这是大连湾牡蛎,大小也就10厘米大小。
牡蛎大家都知道,营养价值丰富,在我国分布也很广,种类繁多。这种大连湾牡蛎算是比较常见的,这种牡蛎一般都不是很大,但是肉质鲜嫩。总的分为欧洲牡蛎和亚洲牡蛎,后世法国大量饲养的牡蛎就是亚洲牡蛎,因为这种牡蛎的海水味比较浅,生吃也没什么问题。
朱厚炜问朱远“这东西本地人吃的多吗。”朱远愣了一下“吃的不多。”牡蛎古已有之,我国从古代就有人吃这个,但是这东西以古代的技术不太容易保存,所以只有沿海城市的人才能吃到。本地除了渔民,估计也没多少人吃这个。朱厚炜两眼放光,作为后世的人,朱厚炜对于人工养殖珍珠那是早有耳闻的。
古代有关养珠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宋朝时期,当时是用淡水中的河蚌养殖珍珠。那时人们选择质量圆润的蚌蛤,打开蚌口,投环含之,然后养二年,以蚌养环,形成珠层,一颗珍珠就这样大功告成了。把环放进蛤内养成珍珠的方法在我国叫做“殖珠法”。
这种方法要到18世纪才传到欧洲。但是海水养殖珍珠在几百年后都是空白,要到1905年才由日本人御木本幸吉研究出来,当时为日本带来大量的外汇,被日本人称为“养珠之父”。
所以朱厚炜决定要研究这门技术,原理大概就是在牡蛎的肉上划一道伤口。很遗憾,朱厚炜就知道这么些了。不过没关系,可以慢慢试验,总能接近成功的。对于技术研发,朱厚炜一向都很慷慨,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不过天津这里并不适合养珠,只能到南方去实验。后世最有名的就是合浦,不过那要在广西。小丫头看见朱厚炜两眼放光地盯着牡蛎,不发一语,于是问道“二哥,这个也好吃?”朱厚炜回过神来,肯定地点头道“必须的。”
海带大概有3斤多,基本就够了,晚饭只需要弄些牡蛎就行了。朱厚炜看着一望无际的海面,低声道“果然,大海有着巨大的财富啊。”
整个下午,众人也只是在海滩边走了一圈。倒是小丫头带着几个少女捡了许多漂亮的贝壳。小丫头说要带回去送给弘治夫妻以及朱厚照这对未婚夫妻,当然,师傅和小师妹也不能忘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