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二十六章 内部会议,锦衣状元,天子,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朕听闻最近因为那位观政进士上奏有人想将他调去南京六部当主事明升暗降如此你们是想报复于他是吗?”此言一出在场几人面面相觑。

这种事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只有杨廷和脸色阴沉因为这正好是杨廷和暗中跟吏部尚书石珤商议的事情。

石珤作为前翰林学士兼礼部侍郎在很多事情上根本没有实操经验于朝中事上多受制于杨廷和杨廷和把声望不够的石珤提拔到这个位置上就是为了方便控制如此却正好落人口实。

历史上石珤七月就被乔宇给替换下来只做了两个月的吏部尚书就被调去掌詹事府典诰敕。

杨廷和道:“陛下朝中人事任免由吏部负责若是南京六部真有空缺以朝中观政进士填补也是遵循旧制。”

此话一出在场几人都知道原来真有这么回事。

说是张璁颠覆之前吏部的议大礼是“奸邪”论罪“当斩”但实际却不能那么操作因为文官跟你的意见不合就把人家给杀了?那岂不成了一言堂?

而且现在皇帝必然会死保张璁君臣矛盾会因为张璁的生死问题而造成极大的隔阂最好的办法就是暗地里一纸调令让其滚蛋南京六部给我老老实实待着你不回京师总不能再闹出什么幺蛾子来吧?

理想很丰满现实就……

南京那旮旯全都是一群郁郁不得志的外放官员很多人想爬升回京师当官遇到个因为附和新皇而被外放的张璁那就跟抓到一根救命稻草般历史上张璁到南京后认识了桂萼等一大群投机分子在南京也不消停。

大礼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愈演愈烈。

朱四冷笑不已:“杨阁老听你话里的意思张璁上奏议大礼有罪非要调出京师远离朕才对朝廷最好是吧?”

杨廷和摇头:“并非如此。”

朱四道:“那为何那么多的观政进士偏偏他第一个被外放为南京六部主事?”

杨廷和早有准备回道:“此乃一批观政进士外放为官张璁考中进士年岁已大也算老成持重之前一次吏部考核中成绩拔尖因而得以早早放官。”

“是吗?”

朱四继续争论“为何朕还听说杨阁老准备再以新科进士上一道奏疏来驳斥张璁的奏议?这算是彻底把朕尽孝的途径给封上是吗?”

杨廷和感觉自己很被动。

好像每一件事都能被朱四给料准。

他的确有如此的想法。

既然新科进士张璁提出了二次大礼议那不如就“师夷长技以制夷”以新科进士再上一道奏疏把张璁的观点一一驳斥回去连牵头人都想好了正是新科状元朱浩。

但又跟之前的情况一样还没等付诸实施皇帝又提前知晓。

皇帝真的能掐会算?

每一件事都能提前推算到?

还是说身边有叛徒?

杨廷和心中甚至有个很恐怖的想法那个泄密之人不会就是我儿子吧?

“朕只想好好孝敬生母先父已去家母到京师颐养天年朕要尽人子之责最近母妃就要到京师若是尔等不给通融的话那朕只能采用一些过激的手段。”

朱四态度坚决语气中更是带着威胁“朕言尽于此这不过是私下的会面对外不得宣扬。也希望诸位卿家回去后能仔细思索好好衡量一下。”

……

……

内部会议结束朱四单独留下袁宗皋叙话。

其实就是给杨廷和与毛澄他们单独议事的机会趁着出宫的路上你们给朕好好商议商议若是觉得袁宗皋在旁不方便朕就把人留下正好混淆视听让你们不知道朕留他的目的。

其实朕只是想跟袁宗皋叙叙旧吃顿饭而已。

出宫路上果然除了杨廷和之外三个人都急了。

毛澄道:“陛下此乃何意?为了奉养王妃连起码的君臣之仪都不顾了?这算什么?我等做这些还不是为了让其名正言顺端坐于金銮宝座上倒好像是我等要祸国殃民一般。”

毛纪在旁感慨:“也不知陛下哪儿来的这等坚持。”

杨廷和感觉一个脑袋两个大。

想换皇帝现在看来不现实继续跟皇帝冷战那就只能导致君臣关系陷入冰点皇帝会消极待事大臣也会因为政务得不到及时处置而焦头烂额。

闹不好又会回到正德时期的状态君臣隔阂太深连基本的沟通都做不到。

缓解的方法似乎只有他自己再退一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相关阅读More+

末世厨娘很忙

露娜luna

高手纵横

青冥揽月

灵魂当铺

夫岑

末世大恶人

G330室长

横行霸道

踏雪真人

星际之鬼眼萌妻

空中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