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五十二章 对赚钱更感兴趣,锦衣状元,天子,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毕竟滩晒法的改革就是黄瓒搞出来的生意场上自然会便宜自家白手套。朱浩道:“十万两还是太少了要在一年时间内把银号的规模发展到百万两级别三个月内将南北两京体系建立完善半年左右把银号开到中原各处省会城市一年内发展到大江南北……”

苏熙贵咋舌:“小当家要说有野心还是您更胜一筹鄙人实在是自愧不如。”

“说这片儿汤话有何意义?咱都是生意人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没用陛下在大礼议之事上扳回一城我估计文臣的反击将要开始必定会从户部钱粮方面出手加上之前酝酿的河工账目户部和工部的自查也快要结束。”

朱浩分析了当下局势。

苏熙贵笑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小当家深谋远虑。”

朱浩打量苏熙贵总觉得这货今天有点不太对劲恭维他的话很多。

“一百两银子按月息一分或是年息两分扣除给出去的利息一年的收入不过才十万两的样子还是太少了现在朝廷有何用度一年开销怎么也要个四五十万两银子才能对大明经济起到刺激作用……”

大明到中叶后南美洲的白银开始逐渐流入银价逐步下降白银成为市面主要流通货币。

朱浩入朝后留意过大明历年开支虽然大明的账目没有算总账的习惯但单以太仓银出入来算一年大概有三百万两左右粮食调度多归于地方仓储地方税收所缴纳的也都是以市价兑换白银来上缴太仓。

照此推算到正德末年朝廷一年的开支折白银不会超过五百万两。

其中九边调度占到了四成到五成战乱年景甚至能占到七成往上因为粮开中制度已崩坏西北商屯荒驰西北用度几乎全靠太仓支撑。

河工在正常年景又占到大明用度的两三成。

除此之外最大头的开支就是官员俸禄和修建宫庙如此便已入不敷出若是地方有灾情或是遇到点什么事朝廷没法平白变出银子又不能以通货膨胀的方式从民间掠夺财富的确很容易让朝廷财政出现赤字。

大明中后期各种社会问题不就是因此而产生?

收商税必然会跟后来所发生的那样与士族阶层产生极大的矛盾毕竟现在掌握大明市场经济的主要是官宦阶层看似当官的不能经商但任何时代权力转租都无法遏制有权就有钱谁不想把自己手上的权力变现?

再就是大地主阶层。

这些人掌握了社会话语权谁动他们的奶酪他们就会把谁当敌人。

朱浩知道一些改革暂时看来没法推行想要让大明朝廷变得富裕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发展金融业、商业等既然不能以政策从士族阶层手上抢钱不能跟你们收税那我就以你们擅长的东西从你们手上捞钱。

正常做生意你们技不如人亏本了总不能赖朝廷政策上剥夺你们吧?

苏熙贵也替朱浩憧憬了一下:“若是一年经营个一千万两赚到手一百万两对朝廷相助应该会更大吧?”

“还是少。”

朱浩比苏熙贵更贪心“最好是一年赚出个朝廷用度大致就够了。”

“这……不可能吧?”

苏熙贵毕竟是南京户部尚书的白手套对大明户部的开支用度情况还是多少有些了解的“那可能需要五千万两以上就算是把天下所有商贾的财富聚拢起来怕也没那么多。”

朱浩笑道:“要做大就不能只盯着商贾手上那点钱要把业务发展到民间所有百姓。”

“这……”

苏熙贵心想这位可真是敢想。

做梦呢?

普通人攒点钱不容易你还想让他们把钱存进银号不成?

“百姓也是注重利益的首先我们要做到童叟无欺不能盲目扩张并愿意牺牲一些利益来笼络百姓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以后就算是有什么大事朝廷也可以从银号借钱同样按利借贷那时朝廷府库就不会在发生大事时捉襟见肘了。”

朱浩更说出一种苏熙贵未曾听说过的理论。

朝廷找银号借钱?

等朝廷用完了那还能还么?

再一想不对若是朱浩能影响新皇从皇帝到朱浩这个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权臣都遵守契约的话那这件事还是可执行的。

重要的是……本来银号就是朱浩开的。

等于说朝廷把银子左手倒右手自己把银子存在银号回头再找银号借钱利息付给银号而朝廷又在盈利中占了大头。

真是稳赚不赔。

“小当家京师各地的商会如今对银号多有顾虑您看是否找个机会……或是找什么人去跟他们沟通一下?”

苏熙贵见朱浩还有个目的就是想获得政策上更多的支持。

现在商贾肯存银子多数都还看在他苏熙贵的面子上而不是朝廷。

朱浩道:“回头让户部唐主事去见他们宣扬一下政策让他们知道如此乃利国利民之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相关阅读More+

末世厨娘很忙

露娜luna

高手纵横

青冥揽月

灵魂当铺

夫岑

末世大恶人

G330室长

横行霸道

踏雪真人

星际之鬼眼萌妻

空中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