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无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大明元辅,云无风,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唯有万历二年的状元、前次总揽纂修事宜的翰林修撰孙继皋不忿地道:“之前史馆里重修会典之事,我与诸位同僚都已是尽心尽力,但内阁仍是不满,我有何策?若是三位中堂实在看不下去,不如让他们亲自来修好了!”陈思育听了,皱眉道:“三位中堂不仅阁务繁忙,而且各有部务相妨,怎能亲自来修纂?孙修撰,我知你之前出了不少力,但此次乃是皇上和总裁问责下来,事关考课!若是办得不好,不仅是你,连本院也担当不起。”
孙继皋见他抬出朱翊钧和郭朴,而且提及考课,也不禁有些泄气,低下头自己生闷气去了。
当下陈思育便环视众人一眼,道:“那孙修撰且歇一歇,黄修撰等人已升了日讲官,也是无暇,故而史馆内总司会典修纂之事,本院就交给高修撰了。这位高修撰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虽是初履,但却是经史娴熟,乃是我大明两百年来第一个真正的六首状元……高修撰,就由你来总司会典修纂之事,书成之后,本院会替你向皇上和内阁叙功。”
听陈思育这么说,众翰林起先都是讶然,接着又是释然,看了看高务实,目光各不相同。
高务实却是有些皱眉,为何重修大明会典如此重要之事,陈思育不交给翰林院里资深翰林,反而非要交给自己这个新丁来办,这其中有什么蹊跷?究竟是老师在给自己创造叙功的机会,还是这位陈掌院想要捧杀自己?
高务实刚一张嘴,准备再次婉言谢绝,那边孙继皋却哼了一声,质疑道:“这会典之事,我等修了四年,也才刚刚有些眉目,高修撰方入翰苑,就能领衔纂修了?”
面对孙继皋的质疑,高务实不禁心头有些警惕,他心中暗忖:我原是想低调一些做人的,但陈思育这般强行推我出头,也不知到底是被逼无奈,还是有心为之?可是不管怎样,似孙继皋这般质疑我的人肯定不止他一个,我若是此时被他们瞧扁了,只怕今后在翰林院就再也说不起话了。既如此,说不得今日只好张扬一回了。
主意打定,高务实便微微笑着道:“孙修撰,在下也算出身世宦之家,不敢说遍阅经史子集,但对于稽古之事,尤其是本朝典章制度,还算略有所长,孙修撰若是不信,可以试问在下。”
孙继皋说话虽然耿直,但气度倒是不错,闻言作礼道:“非吾不信,只是大明会典纂修之事,实在我万历朝一代大典,亦是我等心血所在,着实要能确信所托得人,方可交给高修撰,请高修撰不要见怪。”
高务实见他目光澄澈,不禁反生好感,笑道:“孙修撰一片为公,在下佩服还来不及呢,岂会见怪,请孙修撰提问。”
孙继皋点点头,当下问了高务实几个典章制度的问题,不过高务实从隆庆年间就开始拾掇着朱翊钧观政,他自己一直在旁参研,对于典章制度哪能生疏?
但见高务实侃侃而谈,不仅对答如流,还知一答十,听得众翰林纷纷点头。
孙继皋问完,也是露出钦佩之色,坦坦荡荡地认输,拱手道:“高修撰大才,孙某服了,纂修会典之事有高修撰总司,说实话……孙某如释重负。”
陈思育见孙继皋已经对高务实服气,十分欣然,当下对二人道:“两位就事论事,此风甚是可嘉,需知君子当和而不同,故而本院在院内,还是一贯提倡这点君子之争的。”
孙继皋拱手道:“掌院确实慧眼识人,提拔了高修撰这样大才,也让我等能喘口气。”
这话是真情实意还是顺手马屁,陈思育现在懒得去想,反正听起来很舒服就是了,当下便道:“既是如此,本院就令高修撰为总修撰,总司重修大明会典之事,史馆之内,凡手中无事者,都需协助高修撰一二。”
众翰林齐齐称是。
陈思育兴致很高,露出微笑,又道:“会典之事乃皇上亲问、总裁亲视之要务,诸位切不可怠慢,待到书成之日,凡参与修纂之人,不等考满,都可升迁一级。”
众翰林一听顿时大喜,要知道相对于所谓的青史留名,对于这些普通翰林而言,还是升迁一级来得更加要紧。
众人也连忙向高务实道:“以后就都要仰仗高修撰你了。”
高务实也连忙谦虚地道:“岂敢岂敢,是在下要多向诸位前辈请教才是。”众人见高务实不骄不躁,心中更是满意。
接着陈思育又点了几名检讨,以及萧良有和王庭撰,对他们道:“你们眼下手中无事,当全力协助高修撰纂修会典才是,每人每日进度,我会亲自督之,切勿怠慢。”
众人纷纷应是,萧良有和王庭撰更是朝高务实露出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笑。
他们三人,可是正经的庚辰科同年。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