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小南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九章 超对称问题的重要性,规则系学霸,不吃小南瓜,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赵奕的轻松生活很难持续太久,他只轻松了一个下午时间,第二天就不得不陷入忙碌中。
钱虹那里的电话短时间就被打爆了。
面对大量打过来的地那话,她一个人根本就搪塞不过来,因为打来电话的,好多都是国内学术界重量级人物,她把名字记下来说给赵奕听,赵奕看看一大排名字,还是连续回了好几个电话。
其中,还包括邱成文打来的。
邱成文打来电话的目的和其他人一样,也是询问论文内容的事情,但他先是问起了赵奕,是否考虑过要在哪里做学术报告。
赵奕犹豫着说道,“还没考虑过,过一段时间再说吧。”
他确实没考虑过。
邱成文听罢苦笑道,“把这种事放在最后考虑也就是你了!”其他人有了重大成果后,巴不得找了大舞台做展示,恨不得让全世界认可自己的成果最好。
赵奕呢?
明明知道研究成果很有影响力,结果连哪里做报告都没想好。
“估计又是燕华大学吧?”邱成文暗暗想着。
其实他希望赵奕来水木大学做报告,但考虑到赵奕把论文都发表在《数学物理期刊》,而不是国际最顶级的数学c物理杂志,估计也不会考虑到其他大学做学术报告。
邱成文干脆摇了摇头,没有继续学术报告的话题,而是问起了研究论文碰到的问题,他早就拿到了赵奕的‘超对称问题’论文,整体上把握完全没有问题,还对一些细节上的问题进行推敲,但有两c三个地方,总是感觉理解的不够深入,觉得似乎是差了点什么,想让赵奕给讲解一下。
邱成文的问题可以说是最少的,但提问的内容却很深入,一听就知道对论文有很深的研究。
赵奕很认真的做了解释。
邱成文听了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还补充说道,“看来我还是要再研究一下,你的粒子能量学说。”
他知道自己的问题了。
‘超对称性’分析是以粒子的边界理论为基础,不把粒子的边界理论研究透彻,直接去理解‘超对称性’分析,肯定就会遇到一些‘不懂’的地方。
“那个是基础。”赵奕笑道,“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一下,就刚才您说的那个问题,我的想法是”
两人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讨论。
‘超对称性分析’论文中的数学逻辑,并没有那么复杂,计算的部分占据的也不多,最难理解的是能量体系的数学构架。
这部分内容的难点在于‘想象力’,或者说空间思维能力。
数学来说,空间思维能力真的的很重要,尤其是拓展到几何部分,空间思维能力就决定了理解力的上限。
空间思维能力,最简单的可以举个粒子,比如说,问一颗骰子有六个面,顺时针刻上2c3c4c5,上下分别是1和6,问3对面的数字是几?
这个问题很简单,思考一下就知道答案是5。
如果增加一下难度,比如说,高中的空间几何题目,需要的空间思维能力就高很多,有的题目,只是读一遍理解了,不动笔只是靠想象去做,就更加需要空间思维能力。
然后,难度再高一些。
空间拓扑。
拓扑学的内容就非常复杂了,空间思维能力不够,想理解基础都非常困难。
赵奕所做的‘超对称性分析’是以能量数学体系为基础的,就需要很强的空间思维能力,有的部分还掺杂了能量阵列排序c空间转换的思考,对空间思维能力的要求就更高。
这就是门槛。
空间思维能力不足,有的数学构架内容就会很难理解。
当然了。
像是邱成文这种级别的数学家,空间思维能力肯定是足够了,之所以有些细节把握不清楚,只不过是因为对粒子边界理论不熟悉,也是没有想到问题的关键点,一时间思维有些转换不过来。
赵奕说明了关键的地方,邱成文立刻就明白过来。
当国内好多学者专心的研究赵奕的‘超对称性分析’论文时,论文的影响力也快速扩散到了国外。
有几家欧美的学术媒体,引用赵奕论文的标题做出了报道。
“赵奕发布重量级数学物理成果:超对称性分析!”
“中国《数学物理期刊》杂志,发布了赵奕最新的理论物理研究成果,是物理界非常关心的超对称性问题。”
“以最新的粒子边界理论,阐述分析超对称问题,是否意
味着超对称性问题已被破解?”
“”
于此同时,国外也和国内差不多,好多的数学家c物理学家,都投入到对赵奕最新论文的研究中。
这篇论文的吸引力,可要比‘粒子的边界理论’高的多,因为‘粒子的边界理论’,是一种全新的理论,物理界全新的理论,想要被人接受可不容易。
若不是赵奕很有影响力,‘粒子的边界理论’,也许都不会有多少人知道,就算有些学者看到了,也会随手放在别的地方,根本不会去看内容。
新的论文牵扯到‘超对称性’就不一样了。
‘超对称性’是理论物理学界的基石c基础,但粒子之间的理论对称,一直都没有被实验发现过。
物理学界都希望能出现一种有关粒子的对称,不能被实验发现的理论支持,也需要对超对称性问题中,所谓‘对称’做出可以接受的解释。
之前一直都没有。
超对称性理论很完美了,以粒子的角度去做研究,很难再往里面添加新的内容。
现在赵奕以个人的粒子边界理论,也就是‘粒子能量学说’,来阐述分析超对称性问题,就很值得研究了。
当很多学者投入到研究中时,他们只感觉论文晦涩难懂,想要理解真的很不容易,他们很快发现了原因一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