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乌江之畔(四)
孤独麦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三章 乌江之畔(四),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孤独麦客,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且随着欧洲形势的愈发稳定,从长远来看,东岸农业的前景是黯淡的,欧洲人的粮食会逐渐自给自足起来——原本缺粮的意大利中部地区甚至已经开始种植玉米这种高产作物了——东岸人将基本很难再大规模倾销粮食。这样一来,东岸国内的粮食收购价便很难再维持在每吨20元以上的价格了,这对广大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坏的消息。
政务院显然也认识到了这里面的问题,因此他们很快就授权农业部,向响应国家号召到内陆地区垦荒的大农业承包者们发放价格补贴,以支持他们渡过难关。与此同时,还大力提倡粮食深加工行业,即鼓励农民们将粮食出售给各地的机器磨坊,以生产高附加值的精制面粉——这在欧洲的高档市场上还是有一些销路的;此外,其他一些深加工产业也在快速酝酿和推广之中,以丰富国内的食品市场,为这些过剩的粮食找到销路。
当然粮食生产过剩,最好的解决办法显然是找更多的人来吃。而这就涉及到移民问题了,执委会虽然下令建造了更多的移民船只,但要真正反应到移民数量的大幅度增长上面,还是要到1651年了。不过多等一年就多等一年吧,国家储备粮库可以以原本的价格从农民们手里把粮食先收上来,囤积好预备明后年移民数量大增的情况。
“种田不挣钱,那是因为种田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田星闻言也说道,“我们国家现在二十多万人了,农业人口就占到了80%以上。农村水利设施连年投入巨资进行建设,农户牲畜保养量扶摇直上,三茬轮作制度深入推广,再加上老天爷也给面子,这些年没啥灾害,粮食连年丰收,这要还能挣钱还真出鬼了。按照统计规律,粮食产量增加10%,这价格起码就要下跌30%以上,何况这产量增加我看还不止10%啊。我看哪,后面还是要改变一下这个结构,一些新来的移民我看都扔给南铁公司算了,让他们去修路、捕鱼、伐木、开矿,都比种地强,我说真的。”
事实上田星所说的农业人口过多确实是一个问题。截止1650年7月10日,如果算上尚未抵达东岸的一批奥斯曼女奴的话,华夏东岸共和国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23.8万人(明人占比也达到了创纪录的42%,混血东岸人的比例即便经过今年的新增人口稀释,比例也增长到了14.5%),在这些人口中,工业人口不过区区两万余人——当然东岸国内尚存在无国籍的建筑大军黑户3-4万人以及数量很不稳定的奴工——其余去掉手工业者、海陆军人、行政人员等各种吃财政饭的人头,大约仍有超过80%的人口是纯农业人口(顶多农闲时去工地或林场打工)。
这么多的农业人口,在较好的农业基础条件的帮助下,爆发出的生产能力是惊人的,小麦、水稻、玉米、红薯、土豆、大豆屡获丰收,几乎成了执委会一个甜蜜的负担。多收了三五斗的烦恼困扰着每个人,农民的收入逐渐下降,工人的食品支出却明显降低,工业人口的收入开始明显超出农业人口一头,与多年前的情况恰恰相反。
“现在大家都学乖了,愿意一门心思种小麦和水稻的人不多了,很多人开始种植大豆这种商品化程度最高的农作物。另外,乌江地区条件这么好,种植苜蓿搞畜牧业也是相当不错的,牧场乡育种站培育出来的乌江羊不是挺不错么,这羊好养活、抗病能力强,还很适应乌江地区的环境,出毛率也不低,多养一些剪羊毛很不错的,对农户们来说也是条出路。”廖逍遥用有些不确定的语气说道,“我们国家的毛纺业一直没什么起色,当然这和国家战略有关。如果乌江地区行署能够有清晰的发展规划的话,那么在这个地区大力开展绵羊养殖业也是不错,至少不用一窝蜂扎堆大量生产谷物这种不怎么挣钱的东西了。就是不知道汤专员是怎么考虑的,有机会得问问他了……”
“养羊很好啊。另外种大豆、种葡萄(酿酒)、种水果、种蔬菜,养鸭养鸡养鹅都是条路子,就看自己怎么选择了。”田星看着乌江对岸,说道:“实在不行还可以将部分多余的粮食卖给对岸的克兰迪人,让他们替我们伐木。对岸河间地区的木材对我们来说也挺重要的,靖江造纸厂这个国内第一家半机械半手工的造纸企业,对这方面还是有一定需求的,这样也能把这些克兰迪人捆在我们这里,以后驱使起来也更方便。”(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