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随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9章 真正的三叉戟,冠军万岁,99随便,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支球队一直不缺好边锋,但最缺的就是前锋,被波尔图长期租借在外的傻大个子乌戈·阿尔梅达,后来竟然一直是国家队的第一前锋,可见这个位置缺人缺的多厉害。

其次缺的就是中场组织核心,在鲁伊·科斯塔和安德森·德科之后,未来担当国家队这个位置的是现在的u21队副队长若奥·穆蒂尼奥,但这个出身阿克契特训练营,被称为阿克契特四小天王之一的球员,也只能说不过尔尔。

“我要变强!我要比c罗做的更好,在未来,把前锋和中场大脑的活都干了!”

但是,现在球队的问题,很难解决,罗南多处在前腰的位置上,却踢不出前腰的效果,他就是个冒牌的“核心”。

客队更衣室内,球员们蔫头耷脑,意大利老帅特拉帕托尼也是一筹莫展。

本菲卡就这么几杆枪,现在的阵型明显左倾,虽然在右路可以有变化,但在对手的严密防护之下,等本菲卡球员跑到位,布拉加的防御也跟过来了,这就造成西芒或者罗南多的突破效果大大降低,让进攻变得不流畅。

“教练,我们能不能也踢4-2-3-1?”罗南多突然建议道。

4-2-3-1阵型,突出了双后腰对于禁区的保护,同时加强中场的争夺,首次获得成功是在2000年欧洲杯,由法国队让这个阵型焕发了光辉,接着身材矮小、欠缺传统型前锋的西班牙、葡萄牙球队开始大范围采用这种阵型,葡萄牙国家队也在4-3-3和4-2-3-1之间不断转换。

罗南多提出来的4-2-3-1,当然不是由他自己来出任前腰,而是让巴西中场佩雷拉·艾佛森来客串。

佩雷拉·艾佛森的传球和视野虽然也不合格,但总归比罗南多强多了。

更重要的是,罗南多换到了边路,他和西芒分居两个边路,让布拉加队没办法集中力量防守,如此一来,罗南多就能摆脱布拉加的双人包夹,让他的速度和传球、射门能力有机会施展出来。

这个阵型类似于两路齐飞,中路的佩雷拉·艾佛森起着联系、牵制的作用。

罗南多的这个建议有着革命性的突破,一旦成功,就代表着本菲卡三叉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共存,他们能形成一个三角形箭头,从三个方向攻击对方球门,并且,罗南多不再是西芒的配合者,而是一个真正的进攻核心……

反正是一场不被很重视的葡萄牙杯比赛,而且两球落后,一点希望也看不到,试试就试试吧!

※※※

“下半时比赛开始了,本菲卡的首发11人并没有发生改变……从阵型上来看,22号小小罗移动到了右路,19号佩雷拉·艾佛森来到了中路。哈哈,我们知道小小罗纳尔多曾经在阿克契特训练营学习了一个月,那座训练营是全欧洲最有名气的边锋训练营,也许他也掌握了一些边锋技巧吧!……”

布拉加市政球场的解说员在观察了本菲卡的场上变化之后,心情很放松,不忘调笑了罗南多一句。

所有人都知道罗南多和阿克契特训练营之间的恩怨,也知道他在阿克契特只不过是走了一个过场,还快就被赶了出来,而且,罗南多出道之后,从没有踢过边锋,反而是在前腰和前锋的位置上有所表现。

本菲卡已经被逼无奈要放弃比赛了吗?

罗南多跑去了边路,不是距离球门更远,他最厉害的地方是射门得分,距离球门远了也就是威胁力更小,他还有什么用?

布拉加队已经将进入半决赛的门票,稳稳地收入囊中了!

还是那些球员,一个也没有变化,只不过位置稍稍发生了一点变动而已,但是,比赛一开始,分居两个边路的西芒和罗南多,就给了骄傲自满的布拉加队一记闷棍。

“本菲卡22号小小罗沿右路发起冲锋!防守他的是7号巴罗索……小小罗在横拉之后,突然用了一记脚尖捅球,他冲过了7号巴罗索的防线!继续向前冲!……他用了同样的方法,再次闯过了左边后卫22号阿贝尔·肯内迪!……斜传大禁区!21号努诺·戈麦斯!冲顶!……”

布拉加队的老牌门将保罗·桑托斯再次立功,他在危急之下,单掌拍到了皮球,让努诺·戈麦斯的头球冲顶飞出了横梁。

但是,全体布拉加球迷和球员的脸色,全都僵硬了!

罗南多的边路突破,太狠了!

他干脆利落地连穿两名防守球员,那快得肉眼看不清的脚尖捅球动作,以及他侧身飞驰的“电射步”,直接将布拉加队的左路打穿,最后的一脚传球犹如神助,直奔努诺·戈麦斯的面前,而努诺·戈麦斯的灵活跑位,也让布拉加队的两名中后卫老将保罗·若热、何塞·努涅斯无可奈何。

说谁罗南多打不了边锋?

谁说边锋一定要是阿克契特训练出来的那种葡式技术流?

罗南多的技术和左路的西芒绝对无法相比,但是他的冲击力足够强大,一对一的突破也足够犀利,就是突然地向前插,没有花哨的技术,凭借速度和冲击力硬闯,这不是华丽,但效果却是杠杠的强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两位大佬别冲动沐妤泽衍

沐妤不鱼

帝门

晨曦下的阴影

求生

花开花谢

第一狂妃夜轻歌豆娘

豆娘

火影兑换系统

九代火影

齐昆仑吕嫣然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