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无和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百十四章 父子连心哪,汉明,八无和尚,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S:感谢书友“书友20181104133854310”投的月票。
在这一瞬间,钱肃乐是激动的,他颤声道:“你是说我们……真的有实力北伐了吗?”
看着激动的钱肃乐,吴争摇摇头、又点点头,然后解释道:“攻大沽已经没有问题,因为清廷尚未组建水师,就算有了水师,暂时还威胁不到我军水师。至大沽,打它几炮,歼灭些敌人、毁坏些房舍,然后从容离开。”
钱肃乐长吁了一口气,瞪了吴争一眼,敢情你在忽悠老夫。
吴争正色道:“就象岳丈一样,但凡心中有北伐之念的人,首先想到的是北面,惦记的也是北面。而不是眼皮子底下一张嘴。”
钱肃乐不同意,“可郑森也是朝北面进攻啊?”
吴争笑道:“岳丈是精明一世,糊涂一时。如果我同意与郑森合击福建,打下来后,福建归谁?永历还是义兴朝?这是其一。其二,就算我胸襟宽广,让了,郑森得了福建,他的北面还是我,他如何北伐?最后还得是联合我共同出兵,那为什么非要先攻福建呢?其实很简单,郑森在金、厦抗不住压力了,永历朝避向云南,自身难保,更不可能对他有所支援,于是他想起北方的我,想借以北伐大义,要我出兵助他荡平福建清军罢了。”
钱肃乐若有所悟,他叹息道:“可惜啊,这本来是个良机,却因勾心斗角荒废了。”
吴争哂然道:“岳丈在指责我?”
钱肃乐摇头道:“不,我只是在惋惜……而已。”
吴争道:“其实,对我而言,不,对整个义兴朝,也不对,准确地说,对整个天下汉人而言,北伐只是一杆旗。复明最大的障碍还是来自于自己内部,人心涣散、吏治不清,人人只顾自己的利益,这其中也包括我。我不是圣贤,要我拿将士的性命为郑森作嫁衣裳,使其壮大,最后来威胁到我,这亏本生意,打死我都不做的。”
钱肃乐深深地看了吴争一眼,点点头道:“你说得对,义兴朝已有天子,来日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与其日后难做,不如趁此机会,坐山观虎斗。”
吴争摇摇头道:“不对,郑森那里,该帮还得帮,以他的势力牵制福建清军非常有必要,否则,义兴朝就会被清军南北夹击,这也是两年前我率水师南下援助隆武的用意。只是,不能任由郑森无牵制的壮大,他的壮大势必威胁到义兴朝的存在。”
钱肃乐迟疑了一下,问道:“那永历朝呢,难道郑森也只是听调不听宣?”
吴争微笑不答,不是他不想答,而是凭吴争知道的历史,郑森错失了三次收复应天府的机会,这不由得不让吴争警惕。
特别是李定国三蹶清廷名王之后,数次联络郑森北伐,终究因郑森不配合而作罢,李定国甚至联姻手段都用上了,结果还是被郑森拒绝。
这不得不让吴争怀疑郑森的目的和用意,正如之前猜测的,郑森只想反清,不想复明。
如今,他想借助自己的力量来扫清福建,而不是共同出兵北伐,这更让吴争警惕。
福建是郑家的大本营,两代人在那经营,真要拿下福建,吴争很难想象,义兴朝能得到什么。
徒为自己增添一个潜在的敌人,所谓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与强大起来的郑森势力相比,那十余万清军,在自己和郑森的势力的中间,反而不必担心了。
钱肃乐见吴争不回答,也没有追问,道:“你真觉得此次清廷会借此南下?”
吴争笑道:“南下未必,但一场规模可控的仗少不了。清廷丢不起这脸啊,总得想法找补一些回来。可它又打不起,据我所知,蒙古部落的叛乱尚未平息,西、南又拖着没有进展,此时山东、山西各地民乱四起,可谓屋漏偏遭连夜雨啊。所以,清廷只会选择一处我朝意想不到的地方,打一场高烈度的战斗,由此来逼迫义兴朝让步,当然,接下来估计还是得签停战协议。”
钱肃乐问道:“那你可有想过,清廷会选择在何处?”
吴争摇摇头,叹息道:“亦清的长林卫,尚未能进入清廷核心,重要的情报,还是无法知道。”
钱肃乐突然骂道:“要是那逆子能存报国之心,也该将消息传回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