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无和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硝烟散去,汉明,八无和尚,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S:感谢书友“denzi”、“缘醒”、“白马文化内蒙古”投的月票。
当然,郑成功确实不知,郑芝莞背着他,趁着向北通商之便,与多尔衮有了暗中联系,并奉多尔衮的命令,想趁此次劫掠,挑起双方在海上火拼,由此结下深仇,再无联合的可能,最终达到,化解闽粤清军眼下所面临的,郑军和北伐军南北夹击的风险。
事实上,清廷确实是非常担忧闽粤清军的境况,空有十多万大军,奈何夹在吴争和郑成功势力之间,不管是向南还是向北,都怕背后被捅一刀。
于是,清军就陷入极度尴尬的境地,因为固守需要民心,这是鞑子最缺的。
之前的放纵和屠杀,让民众已经视清军如蛇蝎。
清军就这么待着,士气是一日不如一日,这也就是之前郑成功和陈永华商议,如何应对清廷将尚可喜、耿继茂二部再次调入广东的原因。
清廷只有向广东增兵,在维持和巩固对闽粤的实际掌控。
这种局势,如果多尔衮身子骨好,必定亲自南下指挥,以分解窘况。
可身子骨不行了,朝廷里可用的将才不少,能为帅的多铎,却被吴争砍下了脑袋。
本来济尔哈朗也可挂帅,但人老了,也油滑了,与多尔衮站在了对立面,多尔衮自然不能主动将屠刀塞进济尔哈朗手里,来砍自己的脑袋。
所以,多尔衮只能布局,挑起吴争与郑成功的矛盾,这样,足可抵十万军。
郑成功明白陈永华说的是对的,与其在这与吴争拼消耗,使得揭阳失守,不如率水师回师潮阳。
所以,听了陈永华的劝言,郑成功一言不发。
这是在甩锅啊。
如果郑成功自己下令休战和谈,那么,这面子就是自己扔在地上,供人踩踏了。
只有捧哏者搭个台阶,自己沉默不反对,这事就是捧哏者背锅了。
陈永华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做为幕僚,本来就是替主上背锅的。
有了这份自觉,陈永华躬身道:“若王爷不反对,永华愿前往吴王水师解释误会,使得双方重修于好,共同应对闽粤清军。”
郑成功依旧沉默,但看着陈永华的目光,温和起来。
陈永华见郑成功不又对,于是缓缓后退至舱门外,随即调了一条快船,插上一竿白旗,向吴淞水师方向急驶而去。
……。
倒梯形的脸孔,一脸络腮。
忐忑的眼神,依旧流露着一丝倔强。
这是个不服输的人。
吴争看着眼前的施琅,心中感慨万分。
当知道降将是施琅时,吴争是真惊讶了,历史上施琅是杀了郑氏旧将曾德,而被郑成功定为叛逆,由此而屠杀了施琅全家。
施琅一怒之下降了清,成为了郑氏有掘墓者。
史上为其盖棺定论,评价施琅为“粗鲁武夫,未尝学问,度量偏浅,恃功骄纵”这十六字。可吴争的认知却不一样,史上是因为施琅最终降清,攻破了东番,成了心怀故明者最后一块世外桃源的终结者,而郑成功居大义,由此但凡与郑成功做对的,就是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