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0394 很坚持的祖大寿】,明鹿鼎记,轩樟,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角落里,一个三四十岁左右的黑矮个汉子出声道:“祖……祖将军说的不错,锦……州城防务没有大问题。”
韦宝一汗,这个人是袁崇焕?韦宝看见袁崇焕的第一眼,便想到了老水浒传里面的宋江扮演者雪健老师,有九分神似。
再听袁崇焕说话,磕磕绊绊,畏畏缩缩,又更加让韦宝觉得好笑。
原本在韦宝的印象中,袁崇焕应该是一个口若悬河,很会吹牛的人物造型才应该吧?至少也得是口才很不错,超出正常人的那种。
外表应该也得白白胖胖,霸气一些,毕竟是将来要成为大明督师的人,为什么会是这幅黑矮挫造型?不过,倒是给人很是忠厚老实的感觉。
反正韦宝暂时没有看出来,袁崇焕哪里有半分孙承宗说的很有才能的样子。
“对不对?锦州城的防卫没有什么大问题,我们有近万雄兵屯驻于此,足矣抵挡建奴两三万大军,背后更有十几个据点为依托,与辽西遥相呼应,只要不断粮道,尽可以与建奴大军周旋。若在辽东展开战事,两面夹击建奴,不比一面对抗建奴更好吗?”
“那若是建奴等着我们去攻呢?建奴骑兵在野外调动的速度,你不是不清楚吧?祖将军?断粮道,也是建奴历来善用伎俩,只怕锦州城未曾失守,反而丢了背后的宁远,如之奈何?建奴偷袭宁远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而且,你怎么知道建奴下一步的部署,和建奴真正的排兵布阵情况?”毛文龙反问道。
“大寿,你有没有想过先等一等?看明白建奴的动向再说?我觉得对广宁用兵,应该先暂停!专心为东江化解危机。”孙承宗也顺着毛文龙的话道。
祖大寿听孙承宗这么说,脸部肌肉抽了一下,瞪着眼,笑的吓人,对孙承宗道:“督师大人,你怎么会有此一说?我若记得不错,几次议事,主要谈的都是对建奴用兵,反攻广宁吧?而且都是督师大人亲自召集的,并不是我一个小小副将召集的。”
孙承宗道:“之前是有这些想法,当时主要碍于军饷没有到位,现在军饷虽然暂时有着落了,可仍然不能不顾虑风险。我这个督师,大家都知道,表面上,本地我能决策,但若有重大部署,我们能不先知会朝廷吗?能先不问过司礼监的大公公们吗?哪个秉军太监是好相与的?他们都是有权势的,我们不能不考虑他们的看法!眼下朝局变幻莫测,大家应该心里都有数吧?我们人在边关,却也不能不将朝廷局势计算在内。如果广宁周边有建奴的主力铁骑,不说五万,只三万,便能长驱直入,反攻宁远,宁远若是丢了,整个辽东危矣!到时候,这些后果谁来承担?我不是怕担责任,是不想让辽东数百万百姓冒这么大的风险!去年建奴杀我几十万百姓,大家都应该还记得起来吧?我觉得,还是以守为攻,伺机反击最为稳妥,现在建奴在攻东江,自然该以东江为主。若你们真的求战心切,我觉得这是很好的,甚至可以请登莱水师相助,将你们运往东江作战。”
毛文龙闻言,立刻点头赞同:“督师大人说的甚是稳妥,此计策,我们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但也不能获胜!这只能是不得已的防御,完全没有机会攻城略地!”祖大寿气愤道。
“没有机会攻城略地?我东江开辟的大片地域,足足是辽东控制土地的三倍以上,这不是我攻来的吗?”毛文龙反驳道。
“那是你趁着我们辽东正与建奴激战,在背后讨巧!”祖大寿大声道:“现在我们正可以效仿你当初行事!”
“祖将军,你不要忘了,我当初只带了二百多人奔赴东江,你们辽东有几万朝廷常年供养的大军!东江军新成,守城尚且堪忧,难道新开辟的这些地域,不管不顾了吗?你有没有想过百姓?”毛文龙针锋相对道。
“毛将军!你也不要忘记,你也应该多想想百姓!看看是你收拢到朝鲜的几十万百姓多,还是我辽东的近五百万百姓多!”祖大寿厉声道:“依我看,你们若是能守住则守下去,守不下去,干脆撤回登莱,或者是撤退到辽东来!”
“你这是妄人!”毛文龙忍不住怒骂道:“几十万百姓,十几万大军,你说撤就撤?比辽东大三倍多的土地,你说不要就不要了?还有,我们一走,朝鲜人必定投奔建奴,待到建奴夺取了朝鲜,将再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力对付漠南蒙古各部!到时候,别说辽东,连京师都危矣!”
韦宝听的热血沸腾,别的不说,就单凭毛文龙这段话,足矣看出毛文龙是站在全局角度思考问题。也不能说祖大寿一心求战就是私心,至少祖大寿说话没有毛文龙雄辩,没有毛文龙能说到点子上。
祖大寿的文化水平远低于毛文龙,粗人一枚,只是魄力大,有声望,加之算是聪明,才成为辽西辽东将门领袖,说不过毛文龙很正常。
原本韦宝以为祖大寿会拔剑相向,上演电视剧中常见的桥段,吵不过就开打哩,毕竟韦宝见识过祖大寿的强势,这里又是山海关,是辽西辽东地方势力的腹地,毛文龙的大军远在东江,敢在山海关这么放肆,不是找虐?
但韦宝想错了,祖大寿被毛文龙骂了一句妄人,似乎硬生生忍下去了?转头冲孙承宗道:“大人,您怎么看?若是您也赞同毛将军的话,那我辽东几万将士将会寒心!”
韦宝一汗,没有想到祖大寿怼不过毛文龙,居然开始回头压迫孙承宗了。
孙承宗倒是不急不躁,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等众人稍微平复了一下情绪,都在等着他开口,才慢悠悠道:“议事嘛,大家都不必心浮气躁,每个人的想法都不能说完全没道理!我记得我老师曾经对我说过,叫做山不转路转,山若不动,我们绕开山便是了嘛,何苦一定要愚公移山?现在有两条路,一条是活路,活路更加稳健,立足辽东和东江防御,继续与建奴对峙!一条是绝路,虽然说绝路有时候也能绝处逢生,但是一个不小心,有可能变成全军覆没的死路啊!干系太大!”
祖大寿皱了皱眉头,听孙承宗扯了一大篇,就是不直接说他的意思,知道孙承宗偏帮毛文龙的想法已经很明显了,不耐烦道:“督师大人,你这是认为,我们辽东就应该长期按兵不动!你新近弄来的24万两纹银,也该用到东江那边去啰?”
“祖将军,稍安勿躁,我没有这么说。我还是刚才的话,我说什么不算数,今天不是在议事吗?朝中的大臣们,司礼监的大公公们,还有陛下,他们怎么说,才是准的。若没有必胜的把握,稳妥对敌,对大家都有好处!”孙承宗冲祖大寿亲切的笑了笑:“我是很看好你的,祖将军啊,我年纪大了,现在朝廷又风云变幻!我的位置,自然希望能与建奴打一次胜仗!在我归老山林之前,也在史书上留下一笔!但我为了你们,为了辽东辽西的战局,为了包括东江在内的整个大明与建奴对峙的战局,我不得不全盘考虑呀,祖将军,你明白我的苦心吗?你还记不记得我曾经对你说过,锦州前线,你可以酌情安排作战部署,要是来不及告知我,便不用事先告知我了。”
韦宝听的浑身一股说不出的感受,暗忖自己觉得孙承宗不起眼,有些窝囊,但是孙承宗的确牛叉呀,人家虽然是否定,但这说话的艺术?已经将语言艺术发展到巅峰了吧?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样,直接将皮球踢回祖大寿脚下,现在要看祖大寿怎么办?
吴襄和一众辽西辽东将门,还有隶属京畿体系的官员,毛文龙一方的几名随从将领,也都很佩服孙承宗掌控大局的能力,都等着祖大寿说话。
祖大寿暗骂孙承宗老狐狸,但是也真的找不到什么借口对督师大人发飙,祖大寿实际上是不用太在乎督师的,换成谁做督师,辽西辽东的局势,始终要由当地将门掌握!但是他只想捞好处,不想担责任,这个责任太大,他一个人也绝对担待不起!
“督师大人,你对我说过的每一句话,我都记得!但您要想想,卑职只是小小的副将,即便有机会升任总兵,总督,也没有权力擅自用兵,还是要等督师大人发话的!”祖大寿冷然看着孙承宗。
辽东辽西一帮将门世家很是配合的频频点头,示意赞同祖大寿的意思!他们过了在场人数一半,声势不小。
孙承宗叹口气,看了看众人,又重新将目光落在祖大寿脸上:“祖将军,要打还是要守,就凭你一句话!我现在就向朝廷递交奏本!不过,我会向朝廷言明,是你祖将军,还有辽西辽东的诸位将军坚持要在此时对建奴用兵的!你们都要签字。”
“我们会签字!”祖大寿断然道:“对建奴用兵的计划绝对不能停下来!否则会挫伤我辽西辽东数万将士的锐气,会让将士们寒心,请督师大人向朝廷言明!”
祖大寿根本不怕孙承宗这套绑架模式,他不怕向朝廷表决心,反正不用他本人担不经请战,擅自用兵的罪责便可。辽西辽东有的是军户,死了再补充便是!补充的过程中,抚恤的过程中,又有源源不断的银子入口袋。而且,辽东发生的战事越多越频繁,就越显得辽东比起东江来,在对抗建奴中的重要性!
“你就不怕建奴主力大军反扑辽东?将我们苦心经营的宁锦防线打散?”孙承宗反问道:“到时候,数万辽东将士,几百万辽东百姓,何处安身?都退入关内吗?”
“督师大人请放心,我们辽东人不会因为贪图安稳日子而怕了建奴!建奴不灭,我们本来也无法安身!”祖大寿斩钉截铁道。
韦宝暗暗叫声好,祖大寿这番话,说的还是很漂亮的,官场上嘛,谁站在百姓的角度说话,谁的话就有分量。虽然韦宝猜测祖大寿心里可能只是将百姓,将手里的兵士当成筹码,好让他在辽东呼风唤雨,继续下棋,但祖大寿似乎说的也很有道理。
“好吧!那对建奴用兵的准备继续,辽东将士们继续做好随时出兵攻打广宁附近建奴大军的准备吧!”孙承宗道:“等我问过朝廷的意思,即刻作出决定!”
“是!督师大人。”祖大寿双手抱拳,带着胜利者的表情,答应下来。
其余辽西辽东众将领也一起答应。
毛文龙愤愤然哼了一声。
韦宝见尘埃似乎要落定,对吴三辅、吴雪霞、王秋雅做个咱们走吧的手势,几个人遂退出了小厅,往督师府外而行。
韦宝一路都在想着刚才的情形,觉得浑身热血沸腾,这算是他第一次接触,蓟辽,辽西辽东,东江各方真正的核心!稍微有点想明白了以前在现代想不通的事儿。
历来对辽西辽东将门、袁崇焕这些人与毛文龙之间的矛盾,史料瀚如烟海,各种解读层出不穷。
韦宝现在觉得,大部分人可能都陷入了一个误区,将东江镇与辽东辽西当成一码事看待了。
东江镇事实上不是明军的传统军镇,是东事起后新设军镇。其内部组织模式和传统九边各镇完全不同,并非靠明军将领历来的世袭、土地、亲属关系来维持,本质上是武装流民集团。
朝廷对其控制力有限,支持也非常有限。
晚明文官集团坚持用制约传统九边的办法去控制东江,其结果上来说必然使得后者或者分崩离析,或者集体投虏。
这是晚明政治体制僵化所带来的恶果,也许,原本历史中的袁崇焕只不过当了执行者罢了?
袁崇焕杀毛文龙,要是按照原本的历史,还得过个五六年才发生,韦宝现在做的种种猜测,只能从他个人想法出发。
韦宝觉得,辽西辽东和东江的矛盾,袁毛两人之间的矛盾,或者放大到辽东对登莱文官集团和东江镇之间的关系,是当政者和流民帅之间的矛盾。
比起争议满满的毛文龙来说,本质上,毛文龙应该只能归为流民首领这样的角色,只是不同于农民军,毛文龙这个流民首领是官方认可的,并且有很高的职衔的,就这点区别。
后来晚明登莱之乱中孔有德、耿仲明这两个东江镇出身的满清三顺王,应该都是这类情况。
如果袁某人不砍毛文龙,自然还是会有其他的文官来动手,理由估计也会类似后头什么“十二当斩”之类,其实当斩不当斩,核心就一条,其他的理由都是当时明军通病,一切都是抬出祖制啥的,大将在外,必令文臣监。尔一方,军马钱粮不受核,一当斩。
先不说大明有没有“文臣监理朝政”的祖制。东江空悬海外,屯田不济,钱粮大头都由山东供应,东江这种武装流民集团,也许毛文龙自己都不一定能搞清楚有多少人,因为韦宝的统计署差了两个月,到现在,也没有办法给予韦宝一个准确的数据,五十万是跑不掉的,兴许更多!
这不是毛文龙的实力,弄个不好,反而应该算是毛文龙的包袱!毕竟祖大寿他们控制的都是优势资源,是名正言顺,由朝廷豢养的边军。
而且每次大明与建奴动武,不管是如何开端的,东江的都主动配合,因为他们首当其冲,是建奴的肘腋之患。
毕竟不核兵不拨钱粮,让袁某人和其他老爷们抓脑袋的真正原因是东江这种搞法水泼不进,他们靠卡钱粮脖子的办法控制不了。
辽西辽东将门的团结,和以利益为前提的捆绑集团,肯定比东江流民集团要牢固的多,从控制力度上说,祖大寿他们有天然优势,他们属于正统的边军。
但是看辽饷的面子上也知道和上官分润,和京畿势力一起捞工程款,一起捞取各种军饷,军粮,拨发给辽西辽东百姓的各种费用,这是辽西辽东地方军与京畿势力的共同目标。
但东江这种流民武装本身就穷的一塌糊涂,没啥可孝敬的,所以毛文龙和辽西辽东的兵头子相比,只能反复向礼部提出“献俘至阙”,次数多到不正常,这种情况说明毛文龙一直尝试绕过兵部户部两个现管直接向皇帝要资源,这才是毛文龙“好大喜功”表现的真正原因。
加之后来多次在奏折里头直接和新皇帝崇祯挑明情况,可谓犯了官场大忌,引得官僚们下黑手。
反正要在辽西辽东立足,肯定要站在祖大寿吴襄们这一边,这是一定的,站了一边,对待另一边的毛文龙,就只能是‘血海深仇’似的仇怨。
显然,韦宝觉得现在孙承宗侧重于东京的战略部署,是合理的,虽然对孙承宗本人的政治伤害很大,但是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孙承宗的公心。
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尽力限制建奴发展,困死建奴,让建奴无法将势力触角伸向朝鲜和漠南,这一步棋,一定没有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