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从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五章盐土生石灰碳酸钠,回到山沟去种田,二子从周,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四百六十五章盐土
阿音说道:“那你那把呢?”
李君阁得意地笑道:“那把还没装柄,我搞成了多用途,一面是锯齿,同样硬度得以保持;一面是刃口,底部三分之一是大V平磨,切削用的,前头三分之二是重开了一道刃线,角度比后面钝,是劈砍用的。”
阿音笑道:“光说不练假把式!我这边将怪蟹热上,你赶紧装柄,吃完我们就去试刀!”
李君阁又屁颠屁颠跑了回去,挑了一根硬木,小四十厘米的刀片,刀柄却用了二十多厘米长,一是让重心靠后兼顾切削,二是需要劈砍的时候还能双手持握。
拿刀背从刀柄中间锯开,将刀片卡进去,试了试手感搭配,又做了点微调,达到完美之后,取下刀片,在刀柄外侧量好孔洞的位置后,开始拿压力钻给刀柄打孔。
这就是为什么有一边钻头宽度和刀片孔径完全一致的原因,这样刀装好后才能完全严丝合缝,刀柄刀片固定得死死的。
打好孔,将刀片装进去调整好位置,刮出三个圆柱竹钉钉上,将刀片和刀柄固定牢,然后拿小刀削平竹钉,长刀就装配完成了。
吃过饭,李君阁又用树皮给长刀装了个刀鞘,摸着刀柄说道:“宝刀啊宝刀,这鞘怎么配的上你,等我有机会猎个野物,再给你换身衣服。”
阿音都笑得不行了,说道:“一转眼还宝刀了,还不是手锯改的……”
李君阁翻着白眼说道:“你不懂我不怪你,手锯能改成这样,除了手艺还有运气,真是祖宗有灵了,靠着这两把刀,我们就可以在这岛上横着走了!”
阿音哈哈大笑:“这岛上就我们几个人,你不拿刀都可以横着走,碍不着谁……”
算了,跟女生谈论刀剑那就是瞎子点灯白费腊,两人进入一片竹林,李君阁说道:“从小的开始吧。”
选了一棵手臂粗的竹子,双手持刀斜四十五度劈下去,李君阁几乎都没有感觉竹子就被一刀两段。
李君阁检查了一下刀口,说道:“太容易了,下一棵。”
就这样一路砍下去,阿音说道:“算了算了,算你厉害!我们将竹子拖回去吧,这下有了刀,可以做些精细的竹器了。”
李君阁看着一大片的竹林,感觉还没过瘾,不过想到砍得越多活就越多,那边油都还没有熬完呢,于是同意了阿音的说法,将竹子剔去枝杈尖勺,扛了一捆回去。
回到营地,李君阁问阿音:“我们往泥球上浇了多少桶水了?”
阿音说道:“我浇了七八桶了。”
李君阁说道:“我浇了十来桶,这就是二十桶,一桶算十斤,这就是两百斤海水,哈哈哈,泥球里边有四斤咸盐了。”
阿音说道:“呀,这法子果然快!”
李君阁笑道:“这是古蜀先民的智慧,这算啥,自流井那里,地下岩层之下的盐卤都要被提出来,那个更牛,你说他们怎么知道地下几百米有盐卤水的?真是匪夷所思了……”
两人边聊天边干活,新的一锅油熬出来,李君阁又灌到竹筒里,第一个竹筒就被盛满了。
李君阁拎了一下:“哈哈哈,这里就是五斤油。”
然后看着淬过刀的竹筒,对阿音说道:“那些椰油还能吃不?那里也有两三斤呢!”
阿音说道:“不能吃也没关系啊,不能吃的,就留给我做肥皂!”
丢了几根粗壮的竹竿放龙窑两边的竹叶沟上烘烤着,李君阁开始用小刀和楔子剖竹片取竹皮。
这回效率就高多了,而且得到的竹丝全是小指宽,非常的均匀。
李君阁满意的点头:“这才是我李家沟的手艺嘛!”
阿音笑道:“这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了对吧?”
李君阁开始编箩筐,说道:“这副箩筐编好,就跟篾匠叔编的差不多一个样子了。”
花了两小时,一副新箩筐重新编好了,完全的李家沟风格。
李君阁将箩筐拎到水缸处,一个里边铺上芭蕉叶子,将水缸表层的粗椰油全捞出来放进去,然后将水缸里边残留的椰蓉倒进另一个新箩筐里。
将在龙窑泥球后边的泥梗上铺上芭蕉叶子,李君阁将椰蓉拎到溪水里淘洗干净,挤去水分后,在龙窑上铺了一层。
阿音又熬好了一盆油,李君阁将油灌上,腾出锅子来熬第二锅,然后在地上挖了一个坑,将底部踩平踩实,将水桶埋了一大半到土里,然后在桶里面垫上石板,做成了一个碓窝。
锯了两米长的一段大腿粗的硬木头,拿刀将中间劈细,做出一个木杵,然后劈下来的木块和木杵一起烤上。
弄完这些,李君阁又去找来四根比较直的树干,铺在地上围成一个方框,挖了浅沟将树干摆进去,做成一个方畦。
将方畦内的杂草拔去,把地面踩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