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抓周(捉虫)
守住本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抓周(捉虫),红楼之我哥哥叫贾宝玉,守住本兮,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时间就在贾宝玉和贾瑾一天天的成长中白驹过隙般流逝走,很快两人便要周岁了。要说这一年之中有什么变化,那也是有的。贾政后院里的两个姨娘,终究还是顺了王氏的意思给发卖到了窑子里,不过因为这件事情也使得贾政和王氏二人的关系产生了龃龉。
贾政虽然也知道两个姨娘做的事,但好歹是服侍过自己的人,被卖到那种地方,终归还是让他觉得失了面子。况且王氏自从生产之事后,也渐渐对他冷淡,于是现在贾政除了初一十五例行公事般来王氏屋里,其他时间大多是在姨娘和书房那里,现如今贾政后院里最得宠的是一个家生子提上来姓赵的姨娘。
再说贾宝玉和贾瑾,当初没几天他们就被抱到了贾史氏那里养着,只是说来也奇怪,只要两兄弟待在一起就要打架,当然被欺负的基本都是贾宝玉。
宝玉喜好美貌的女子抱着,贾瑾却不太喜爱丫鬟身上那浓烈的脂粉味儿,两个孩子又不可能分开两处养着。故而两兄弟同在一处时,贾史氏这里常常是闹的人仰马翻的,时日一长,贾史氏精力不济,于是便想着只带一个孩子。
她心中更偏爱贾宝玉,日日心肝宝贝的叫着,于是便把贾瑾送到王氏处养着,并言明并不是对两个孙儿区别对待,只是她自己老了,精神头不好,又怜惜王氏膝下落寞,让贾瑾去尽尽孝。
王氏可不管老太太说的那些理由,她接过失而复得的小儿子,自是喜不自胜,按着小儿子的喜好布置了小儿子房中服侍的人,而她自己除了日常管理家中俗事,在禅室里理理佛经外,几乎全副的心神都给了小儿子。
很快,就到了两个孩子抓周的日子。
一大早,贾瑾就被服侍的奶嬷嬷给换了一套红色的新衣服,配上红色的虎头帽,趁得小小的贾瑾十分玉雪可爱。被奶嬷嬷抱着给王氏请了安,又跟着王氏一道去给贾史氏请安,一行人就来到了荣国府中堂。
此时中堂处,贾府众人以及几家与贾府姻亲的故交好友都已经在那儿了,贾政正忙着接待他们。
等看到两个白胖可爱的孩子,众人的夸奖恭贺声不绝如耳,直把贾史氏夸奖的心花怒放,笑声连连。
先抓周的是贾宝玉,贾宝玉被一个样貌姣好的丫鬟放到炕上时还有些不乐意,等看到周围摆放的弓箭、印章、书本、笔墨,他就更加不乐意了,但许是被贾史氏教导过,即使他有些闹小脾气,也没敢直接撂挑子不干。
他挑挑捡捡了一段时间,什么书本、印章是碰都不碰,倒是对一些手饰玩具有点兴趣,但是也没摆弄几下就丢开了,直到看见角落里的一个胭脂盒子,才像是完全有了兴致,拿起了那个胭脂盒子就再也不放手了。
等到丫鬟将他抱起时,他竟不知何时把胭脂盒子打开了,将胭脂涂抹在了丫鬟嘴上,低头就要去吃她嘴上的胭脂。
这可把贾政气了个四仰八合,原本看到贾宝玉抓到胭脂就不悦的脸色在这一刻彻底爆发:“竖子,将来酒色之徒耳!”
此言一出,厅堂里一时寂静,贾史氏面有愠色,她气贾政一时口不择言,须知今天来观礼的人中,有几个嘴碎的官家夫人,他这样给宝玉定了罪,宝玉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同时她也气这准备抓周物品之事的人不尽心,把什么东西都放在那儿,却是半点没有责怪抓了胭脂的贾宝玉本人,可见她心中对宝玉的偏宠了。
这时厅堂中一个贾府姻亲的夫人出来赶忙打了圆场:“老太太,这小儿本就对着色彩艳丽之物喜爱异常,小少爷只是对颜色艳丽之物偏爱,这与将来品性志向上可算不得什么,宝玉少爷看着就聪颖异常,老太太好福气啊!”
也幸亏此人嘴皮子利索非常,堂中的气氛这才好转,贾史氏的脸上也由阴转晴,贾政也知刚才失言惹了贾史氏不悦,此时虽然已经不大喜悦宝玉,却生生压了下来。
有了宝玉的前车之鉴,抓周物品中的一些玩具,吃食,胭脂水粉等俗物都被撤了下去。等轮到贾瑾抓周时,贾瑾周围轻一色的都是印章、经书以及笔墨纸砚、小弓、木剑等物。
贾瑾一被放下就自个儿从地上爬了起来,这可是让众人一顿好夸,虽说周岁的孩子会走路的不少,但还没几个像贾瑾这样走的那么平稳的。等到他抓了一把小木剑和一杆笔以及一枚私印之后众人的夸奖就更夸张了,什么有“贾公遗风”,“小公子文武双全,以后一定加官进爵,光耀门楣”“小公子定会一手锦绣文章,以后定能三元及第”等等夸赞的话。
贾政的心情这才因贾瑾的一番操作而彻底好转,这时终于有兴致应承别人的恭维。而贾史氏虽然也是始终带笑,但这面子毕竟不是自己带的孩子给的,虽然她也是高兴,但是总归有几分意兴阑珊。
唯一说的上全然为贾瑾开心的就只有王氏了,她虽然因为贾宝玉抓到了胭脂也有些不悦,但总归是自己掉下的肉,听见贾政如此评价宝玉,她心中也是不悦的。但毕竟贾宝玉是贾史氏带着的,虽然她也日常请安中看见这个孩子,但终究比不上对自己带着的小儿子感情深厚,如今贾瑾为自己挣了面子,她心中的那点不悦也就很快被揭过。
于是一个抓周宴就那么过去了,只是隐隐的贾政对于宝玉的那句"酒色之徒"的评语还是传了出去,有些高门大户的夫人还常以宝玉偷吃丫鬟胭脂之事来训诫家中子弟,宝玉的名头以贾史氏没想到的一种方式传扬了出去。
当然此刻我们暂时不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