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70、襄助4,百媚千娇,李一平,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太太和丁太太只好又坐下。孙太太稳当当地坐在太师椅上,笑着说:“丁太太,金先生不想为妾,也没可能进你们丁家,你现在也看明白了。王太太,也请你以后莫再来劝说金先生做妾,莫再来难为金先生了。”
王太太尴尬:“我也是为了金先生好。”
孙太太以理解的态度说:“谢谢你对金先生的关心。这世上的女人没有愿意做妾的,金先生也是一样。如果有年貌相当的男子娶妻,我们还是欢迎你给金先生做媒的。”
金文澜赶紧表明立场:“我不想再嫁。不论是为妻还是当妾。任是他潘安在世,范蠡重生,我只愿守着自己的孩子,当一个小学教员。”
刘太太嗔怪金文澜:“你何必把话说死呢。律法没禁止你再嫁,遇到合适的人家去做正妻,对你没什么坏处。”
金文澜还要再说话,却被孙太太用帕子虚捂了一下她的嘴巴。然后,孙太太摆出推心置腹的信任态度,说:“咱们虽然是老乡,但既往没什么接触。嗯,你们一直住在育才小学校里,没机会参加抗日救援会。哎呀,你们不知道外面抗日将士留下的遗孤,不知道那些孤儿在孤儿院里过的是什么日子,那都是咱们东北军、东北老乡的孩子。嗯,我的意思是说,丁太太,你家有余资纳妾,不如每月捐款几块钱给烈士遗孤,可以吗?”
丁太太和王太太没想到孙太太会这么说话。丁太太立即抢着说:“去年孩子们吃坏了肚子的那次,我们学校的教员也都有捐款的。”
孙太太换了赞扬、敬佩的语气说:“那你可真是菩萨心肠了。丁太太,我的意思是说救助烈士遗孤不是偶尔一次的捐款,而是每个月捐款几块钱,毕竟你家纳妾也要给姨太太吃饭的,是不?”
丁太太避无可避,只好说:“我家即便纳妾,选的金先生也是教员,她自己也能挣出买米钱啊。”
刘太太立即如斗鸡般再度冲锋:“你是说让金先生进你丁家门之后还要自己挣饭钱?”
丁太太呐呐,但不甘心刘太太的逼问,反唇相讥:“你们读过书的新女性,与我和王太太这样旧式不出门的女人是不同的。王太太,你说是不?”
王太太往侧后缩了一下,拉开与丁太太的距离,她再没有想到丁家打着的是这样的主意。这成什么了!她语含惭愧对金文澜说:“金先生,是我冒昧,我不该来走这一趟。打扰你了。”
金文澜就说:“王太太,不知者不罪。你已知我心意,往后替我多辩白几句吧。”
“好好,我会的。”王太太连声答应。掏出钱包翻了一下子说:“孙太太,我因在校园里,身上没带什么钱,这两块钱麻烦你替我转交给孤儿院。”
孙太太摆手不收,只对她说:“谢谢你王太太,你有心了。年前会有一次东北老乡为孤儿院孩子举办的筹款活动,到时候刘太太来通知你具体时间,你看好吗?”
“好。到时候我一定过去。”王太太立即表态。
“王太太,谢谢你。让我代表孤儿院的烈士遗孤先谢谢你。”孙太太站起来行礼,王太太赶紧还礼。
再坐下后,孙太太又说:“王太太,丁太太,还有一事儿,那个你们也不必等筹款活动。如果你们家里有多余的旧棉被、旧棉衣,大人的旧棉衣也行,可以直接送去孤儿院的。唉,孤儿院去年孩子们吃坏肚子那事儿,就是因为善款不够买米,菜粥里不小心混进去了滑肠子的蕨菜造成的。”
王太太点头道:“我们那阵子也追着看报纸,后来真相大白,知道事情的真实原委,难为你了孙太太。”
“谢谢你的理解和体贴。其实从夫人去陪少帅,孤儿院筹集善款越来越难。像今冬的棉衣和炭火就都不足,我们也没更好的办法。只能将一些年龄大点、生活能自理的孩子分散去各家了。”
孙太太的一脸沉痛很快又无缝转为热情洋溢,她望着丁太太的眼神令其不能闪避。她殷切的亟待一个肯定答复的态度,让丁太太心生不安。果然一个王太太和丁太太始料不及的事情抛给她们了——“我想你们能不能领一两个回家,哪怕只三、四个月,过完这个冬天再送回孤儿院都行。”
丁太太回避不了,便讪笑着回应孙太太:“我们小门小户的,自家孩子养得也吃力呢,真没能力再领养孩子回来,这事儿再说再说。”
偏刘太太不放过她,追着问:“丁太太,你家都要纳妾了,难道领养一个烈士遗孤几个月还为难吗?又不是要你养到七老八十的。”
丁太太垂头避而不答。家里的事儿大小都是丈夫做主,连每天买菜的钱他都要算好了的。他从成亲就是这样的性格,自己他争也没用。再说他若不是这样的性子,周校长也不会用他做事务主任。从当了事务主任,别说月薪涨了一大截,就是日常的油水都比光做教员多。那自然要由着他算计了。
王太太见势不妙再度站起来,虽然刘太太始终针对丁太太不放,然而一旦刘太太答应领养孩子,自己就难办了。那不是她一人能做主的。
她用较快的语速说:“孙太太、刘太太,我会尽快去一趟孤儿院送旧棉衣。金先生,今天打扰了。丁太太,我们先回去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