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大洋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9章 谈教育问题,重生之巨变,永远的大洋芋,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十五岁才上初二,呵呵,我都上初三了呢。”宋茜这时插了句话道。“你这丫头,瞧你说的,你上学上的早嘛。”宋茜的外婆温婉的批评道。
“小茜,你外婆说得对,越是落后的乡下,小孩子上学越是晚,越是城里的孩子越是上学早,这一点,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系。”这时宋茜的舅舅轻轻将报纸放低了些道。
宋茜的舅舅本身说的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现象,但是,他的语气和神态,却让胡铭晨感觉他带着浓浓的轻蔑。
“徐熙宇,你说的是对,可就是这样,才更加考验你们的工作能力,教育是国家的未来,教育搞得好,国家就有希望,教育搞得不行,国家的前途就渺茫,你可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啊。”宋茜的外公指了指宋茜的舅舅像是指导工作一样指示道。
“爸爸,这里就甭操心了,教育政策,中央有统一的战略,省里面吴书记和戴省长也很重视,我们教育厅相聚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我们省的教育问题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了。”徐熙宇道。
徐熙宇的话听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是胡铭晨感觉他的话,还是敷衍所占的程度大。
或许所有的孩子长大了都不希望长辈对自己指指点点,都认为自己翅膀硬了,做事情有自己的主张。
“真的吗?小晨,你说说,你们那边的教育怎么样?真的有很大变化?”宋茜的外公转过头看了看胡铭晨问道。
这个问题胡铭晨就不好回答了,听他们的对话,徐熙宇应该是在省教育厅工作,自己要是实话实说,难免会让他面子不好看。可要是不说真话,反过来敷衍宋茜的外公,胡铭晨又觉得很不好,真是两头为难。
“你说啊,怎么,你没在学校读书?有没有变化你不知道?”胡铭晨沉吟没说话,宋茜最先安耐不住催促道。
“是啊,小伙子,说嘛,这是在家里面闲聊,怕什么。作为男子汉,就应该坦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宋茜的爷爷跟着道。
“这个......我只是个学生,认识还不全面。”胡铭晨吞吐道。
“就因为是学生,感触才会直接,就让你说你的直接感受,也没有谁问你全面看法啊,呵呵,宋乔山说你是他的土地,你这个样子,我怎么看也不太像啊。我很难想象宋乔山会收一个畏首畏尾的徒弟。”宋茜的外公为了胡铭晨说出他的看法,激将法都用上了。
不过这一招确实是有用,胡铭晨可以委屈自己,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印象,但是他不能给宋乔山丢脸啊。
“那......既然这样,我就说一说我的感觉吧。”
“说,敞开了说。”宋茜的外公鼓励道。
这是徐熙宇也将报纸放下来,他倒是也想听听这个宋乔山收的乡下孩子能够讲出什么一二三来。
别看徐熙宇一副感兴趣的样子,其实,他已经先入为主的将胡铭晨所说的话打成了胡说八道,换言之,不管胡铭晨怎么讲,徐熙宇一句话就会解决他:一个初中生,还是一个乡下来的,他能有什么客观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啊,别听这些。
“从乡下来说,我是觉得,教育投入以及教育手法都没有什么变化,我家是杜格乡的,我们全乡就一所中学,教学质量很差,周边山村的孩子要到中学就读,必须起早贪黑走许多路,别说教学质量,就是中午吃饭都是一个问题。学校没有宿舍,没有食堂......”
“那怎么吃饭?都到馆子里面吃吗?”宋茜天真的问道。
“呵呵,哪有什么下馆子。”胡铭晨艰涩的苦笑道,“绝大多数孩子一年都难得下馆子一回,更别说每天日常了。吃饭有三种方式,一种就是不吃,饿着回到家,第二种就是随便和着一点冷水吃,不管是粑粑,馒头,还是自己家里面炒好的饭。这第三种嘛,那就是条件稍好点的,可以在校门口或者街上买点小吃填补一下。”
“这是中学,小学的话,分散在山里面的几个村子中,从一两百人到两三百人不等。小学的校舍不少连窗户都没有,就只有个窗框,这还不是最麻烦的,最麻烦的是缺少老师。我们那里的小学,估计一半以上都是靠代课老师支撑着,他们缺乏收入保障,教学水平嘛,因为没系统培训过,也就是马马虎虎。当然了,当地人的平穷,也让家长对教育的重视不够充分,这些都使得当地难以出人才,相当多的孩子就读到小学毕业,再好点的也就是初中毕业而已,继续往上深造的,屈指可数,凤毛麟角。”胡铭晨继续很有逻辑性的说道。
“这么惨啊!会是真的吗?那你上学......你不是在城里上学吗?难道是我爸爸资助你的?”宋茜觉得诧异,胡铭晨所说的内容超出了他的认识和想象。
宋茜出生在这样的高干家庭,从小就生活在省城,对于偏远农村的现环境条件,她就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当然是真的,我没必要在这个问题上说谎话。到城里上学,是我自己考的。”对于资助一说,胡铭晨则是直接过滤掉。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