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梓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一章 新的发展难题,手有余香千千结,孟梓言,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快更新手有余香千千结最新章节!
入秋之后,梓县的古城墙烙印着金黄的余辉。
刚刚新发掘出来的护城河,给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了一份惊喜。而正在加快修复的古城,在穿梁画栋与檐角交错的时空夹缝中,一天一天地修复它原来应有的面貌。
已经消失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水运码头,带着大江的号子,悄然无声地又复活在千年的岁月之后。铜盐之富,与水运交织的历史往来,沿着铺在青石板上的古老足迹,而一页页地展开半部唐诗半步史的浪漫和繁华。
过往千年,城还是这座城,江还是这条江,但物是人非的是一代又一代的人,而不是这些凝固的建筑。
余香难得清净地与何大海走在这座古城里,秋日的余辉,从大江的西岸映照过来,拖曳在身后的长长背影又何尝不是古人时常叹息和挽留的青春。
与现代特色产业发展的迅猛势头比起来,这座古老的城池并没有落下它追逐的步伐。相反,它其实比那些遍布在乡野里的朝气还要显得活跃和时尚。
老城门上的川戏还在得儿隆咚呛地演着,清音与水袖交织而起的妩媚和神秘,依然那么让过往的行人叹为观止。浮躁的生活之余,走进触碰历史烟雨的刹那,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只渴望飞向诗与远方的渴望和情怀。
路一步一步的从脚下走过,身后的影子越来越长,长过了自己的年纪,也长过了这座城池的高度,但却永远无法长过身边依然澎湃涤荡的大江。
天色渐晚,云雾渐渐从江那边的山坡上升起,蒸腾在大江上的烟雨画卷,还没有走进,便想着怎样亲近。
从身边传来的叫卖吆喝,与打牌逗唱的节奏,更加增添了几分生活的烟火。
“卖凉粉了,正宗的川北凉粉哦!”
“卖豆豉了哦,传承百年的老手艺!”
“卖春卷了啊,本乡本土的老味道。”
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装着历史的过往,也藏着青春的记忆。
余香和何大海都是从农村出来的,除了一口酸辣的凉粉,带着芥末味道的春卷无论什么时候总能勾起他们对儿时的回忆。
何大海走到卖春卷的老铺子前,排了一会儿长队,方才买到一份新鲜出炉的春卷。喜滋滋地递给余香,余香连忙接过来先给他的嘴里塞了一个,自个嚼了几口,皱起了眉头,“这味道有些不正啊!”
何大海呵呵地笑了笑,这是用芥末弄出来的,不是我们小时候用生黄菜籽碾出来的!余香遗憾地摇了摇脑袋,有些惋惜。
“你也不看是什么季节,生油菜籽早就收干收尽,早就榨成油了。”
余香和何大海之所以跑到古城来,是因为何大山把鲜家嘴集团公司的特色农产品专卖店开到这里。
电商平台的路子还在走,但为了解决更多的就业,搞实体专卖店,是村委班子几经思索做出的决定。
为了搞这个实体店,何大山还在村里提前搞了一场选拔赛。村里的青年男女跃跃欲试,选来选取挑选了三个乡村美女和两个帅哥,加上驼子李的舅子和舅母子,组建起了第一个实体店运销团队。
铺子位于古城的黄金地段,是一座扇架小木楼与三间厢房组建起来的小院子。这座老宅子原本是清代的一名中药大家留下的故居。因为保护不善,经过修旧如旧之后,被县上的平台公司作为了商业用房,公开对外租赁。
原本是被县上的一名药商租赁来作为中药养生馆的。但由于药商因为产业链的问题,举家搬到了林县。因为高昂的租金便闲置了下来。亏得卫婷儿出面,才协调了下来。
拿到这座老宅子,何大山仅仅是换了门头上的匾额,挂上了君子府的牌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坐历史文化旧居,除了卖鲜家嘴自产的土特产,比如豆豉、粉条、羊肚菌、泥鳅酱、火腿之类,还与永昌公司达成了协议专卖君子茶。
君子茶是幺爷的遗产,于情于理姚婷都得把梓县的专门权交给鲜家嘴。
售卖特产、品尝君子文化,只是专卖店挂在外面的噱头,根本目的还是宣传鲜家嘴的生态康养中心。
铺子的天井里,何大山专门请人做了一个鲜家嘴山水人文景观示范区沙盘。村里来的青年男人主要售卖特产,而女同胞则主要负责介绍康养产业。驼子李的大舅子和舅母子,则是负责现在体验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和制作流程。
自从驼子李当上了村主任,他的舅子和舅母子索性将镇上的铺子请人来打理,他们当起了甩手掌柜。而之所以兴致勃勃地竞聘这个岗位,不但能够加入到鲜家嘴的营销团队,更重要的是与驼子李和姚七月走得更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