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北洋军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零六章 孙烈臣真正的死因,最后一个北洋军阀,最后一个北洋军阀,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快更新最后一个北洋军阀最新章节!
任元星在战场上咄咄逼人,在谈判中也是这个态度,他针砭时弊,对苏俄内部分析丝丝入扣,很多机密情报不得不让萨米特洛夫斯基汗颜,也让他确定自己的国家一定是融入了大量的中国间谍。
萨米特洛夫斯基密电给斯大林,对斯大林说起中国间谍的情况,认为现在不单单是那些在莫斯科大学学习的中国青年值得怀疑,另一些从中国逃回去的俄罗斯人也值得怀疑。斯大林立即下令契卡对那些怀揣着爱国热忱回国建设的俄国人进行详查,并且将一些人关进了集中营。而大批知识分子被斯大林直接扔进监狱,要求他们学习列宁的著作,并要求他们一定要对布尔什维克主义忠心耿耿。但知识分子的思想是极难改造的,斯大林“不得已”屠杀了几万名俄国知识分子,以防止他们对布尔什维克主义思想上的颠覆。
有了任元星这个实际指挥的儒将之后,中苏双方谈判的第三个难题也很快解决了,关于战俘的交还问题,中方承诺会逐步释放所有战俘,苏俄也释放对等数量的中方战俘。接下来中苏双方的谈判到了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难题,那便是克孜勒要塞的归属问题。
按照中苏友好条约中的内容规定,双方的边界是楚河,距离克孜勒要塞一百七十公里远的地方。然而中国国防军在克孜勒要塞抛头颅洒热血,很多士兵埋骨此地。若真的交给苏俄,估计黄龙军团绝不同意。在这里中国人牺牲了一个中将,两个少将。一个准将,八个上校军官,十五个中校军官,三十二个少校军官,黄龙军团怎可能要放弃此处?克孜勒要塞对于中国而言,已经成为了一个中国士兵精神寄托之地。
任元星淡淡地道:“克孜勒要塞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特殊的地点。我们愿意用其他的地方交换这里,因为这里有我们战士的鲜血。”
“贵国的鲜血洒在了我国的领土上。”萨米特洛夫斯基也愤怒不已说道,“这不是在说明。贵国的本性就是侵略吗?你们中国人从一个十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小部落成长到现在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国家,难道靠的是发现新大陆?太可笑,太可笑了,你们都是从别人那里抢来的。你们的本性就是侵略。然后毫不羞耻地认为那是你们祖先给你们的土地。”
任元星摇摇头道:“恰恰相反,我中国自古以来本性便是爱好和平,这一战的目的,就是让中国能够有一个和平的环境——恰如贵国希望通过这一战掠夺我西域以及新疆的克拉玛依大油田一样。所以,关于克孜勒要塞的归属权,我希望我们能够重新达成一个协议,甚至我们可以花很多钱购买这里。”
“绝不可能!”萨米特洛夫斯基冷冷地拒绝道:“要知道,苏维埃俄国之大。却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也没有一寸土地可以出卖的。”
任元星笑道:“正如你所说的一样。中国也没有一寸土地是无缘无故获得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中国人用鲜血染成的,中国人鲜血所染之地,即位中国国土。代表同志,我想如果你不顾及我们中国人的心理感受,要求作为战胜方的我们效仿大清帝国与法国之战的不败而败,恐怕会惹怒整个中华民族的。谈判就要妥协,我希望我们双方都妥协,你说呢?代表同志?”
“只要领土问题,我们就不谈。”萨米特洛夫斯基态度坚决地说道。
“那么看来,我们的谈判到此为止了。”任元星说完,扔下苏俄代表们扬长离去,留下震惊的俄国人。
张作霖病倒了,他是真的病倒了,大夫对王茂如说他是伤心过度外加劳累,需要休息调理。张作霖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心思极多,在与苏俄谈判的时候也是寸步不让,装傻充愣,耗费大量心思。此时因为他最信任的六哥孙烈臣牺牲,让他一下子接受不了,所有问题一起来了。
王茂如探望的时候张作霖要起床,王茂如连忙说道:“七哥,你躺好了就是了,不要贸然起来,咱们是一家人,别见外了。”
“秀盛老弟,让你见笑了。”张作霖无奈道,“本来我是来北京帮着干活的,现在倒好,他妈了个巴子的,成了让人伺候的了。”
“呵呵,快别这么说。”王茂如惋惜道,“你难过只因为孙六哥的不幸,只是他是求仁得仁。”
“求仁得仁?”张作霖摸着大光头问道,“啥叫求仁得仁?求什么人?”
王茂如拿出孙烈臣幼女和孙烈臣的通信,说道:“六哥年初的时候查出来肠癌,原本他准备辞职好好静养。但是得到国防部的命令要率军进入西域,准备与苏军一战,组织老毛子的野心。他想与其在家养病养死,倒不如战死在沙场上。他能够死在战场上,正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追求。他达成了自己的心愿,我们应该替他感到庆幸才是。将来你我年老了,肯定是躺在病床上,动也不能动,床上拉屎撒尿让人伺候,半死不活拖个几年才衰竭而死。到那个时候回头看看六哥,人家死在战场上,痛快,酣畅淋漓,人这一辈子不就这样吗?别到了老的时候再羡慕起来六哥了。”
“他妈了个巴子的,秀盛你讲话真有道理。”张作霖道,“我这个他妈了个巴子可不是骂你啊,我这是口头语。”
王茂如哈哈一笑道:“我知道,弟弟还能生你的气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